導讀:對于長期從事印刷的專業人士來說,有一部分印刷誤差是客觀存在、不可能避免的;而對于接收印刷品、在成品驗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客戶來說,有時并不是完全了解這些誤差。本文分享印刷不可避免的7種誤差,內容供優品包材系統的采供朋友們參考:
排版制作是印刷前的一個重要流程。確切地講,排版是在客戶的授意和要求下,由設計制作人員使用相應軟件從事的一項文字編排工作。因此,從印刷廠的角度講,在制版印刷之前,一般都會要求客戶進行簽字確認。但有時由于活件時間緊迫,同時基于雙方的信任程度,客戶有時可能會完全把排版確認的權利下放給印刷廠。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客戶可能會責怪設計制作人員不負責任,比如出現錯字或其它排版錯誤。
應該說,這種錯誤的出現,并不是我們上面所說的機械問題引起的,而完全是流程控制存在問題。因此,我們一般要求在出片打樣之前,必須有客戶的簽字確認。通過雙方共同比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或消除這些錯誤。但即便如此,事實上在客戶確認的稿件中仍可能出現一些錯誤。
在這方面,推薦借鑒某些跨國公司的作法,它們在印制的重要印刷品的后面,一般都會本著嚴謹的原則,標明“本資料僅供參考,本公司對印刷品出現的錯誤不負擔任何責任”,以消除因排版錯誤引發的連帶責任。
在設計制作人員完成排版制作工作之后,則進入到發排流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出片打樣。一般來說,激光照排機的出片精度在0.01-0.1毫米范圍內。同時由于所用膠片的不同,也會導致一定的誤差。
這種誤差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四張膠片(黑、紅、黃、藍)中,如果某一張膠片(如黑版)出現問題而需要補片時,由于膠片輸出時膠片不同、分辨率可能有所不同(不在同一批膠片中),進而導致網點變化,所補的膠片可能會與以前三張膠片出現套印不準的問題。因此,在出片時應力求一次成形,盡量減少補片。當然出片時因字體替換出現的亂碼或字體變化,如果相關人員認真負責,則是可以避免的。
在膠片(菲林片)制作完畢后,傳統模擬打樣需要使用一套四張膠片進行打樣。在打樣時,要做到四色油墨樣張色彩的準確和穩定,必須控制和標準化三個環節,即設備、材料和質量標準。在設備上,必須調整打樣機的壓力、版臺溫度和氣墊橡皮布,以保證打樣機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在材料上,應規范使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油墨,使用不同品牌搭配的四色油墨,會造成樣張與掃描儀內的特性文件不同,直接影響校色準確性。
另外還要規范紙張,原則上打樣與印刷應使用同一種紙張;在質量標準方面,則應注意實地密度值、印刷相對反差值。如果打樣時不能顧及到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印刷成品與打樣相比出現誤差。
比如,印刷使用的油墨不同于打樣使用的油墨;印刷所用紙張與打樣使用的紙張不同(如使用不同品牌的紙張,或使用不同種類的紙張,如銅版、膠片和特種紙);打樣時片面追求網點增大最小化,造成網點中心有小白孔。如果出現這些偏差,都會直接導致印刷成品追不上打樣。
事實上,即使是同一套膠片,如果打樣兩次,其打出來的樣張也會有所差異。
顏色誤差有三種,第一種是印刷品與打樣的顏色存在偏差;第二種是同一批印刷品內部前后顏色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第三種是印刷品中印刷的產品顏色與實物顏色本身存在偏差。
第一種差異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印刷時追不上打樣,其原因在上面已有論述,如油墨問題、紙張問題、網點還原問題。對于這種差異,印刷人員應該盡量追樣,如果差異很大,則應及時通知客戶,由客戶親自簽樣。
第二種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印刷機械本身一直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知道,印刷機在印刷過程中,油墨上墨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在印刷時,當墨輥上的油墨減少到一定程度后,印刷機會自動上墨以進行補償。而這里的“一定程度”就會直接導致一批印刷活件最前面印刷的成品與最后面印刷的成品顏色出現偏差。第三種差異事實上是一種心理預期問題。
曾經遇到一個客戶,聲稱印刷成品與其實物本身顏色不完全一致,認為有損公司形象、甚至影響公司訂貨,而我們則認為其顏色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對于這種情況,應該說這種偏差是客觀存在的,并不能完全歸咎于印刷廠的質量控制。前面我們提到,確切地說,印刷成品的顏色是不可能完全與打樣一致的,何況同一批印刷品內部也會出現墨色偏差。打樣只是由于先出來,才能夠作為參照標準,而客戶可能會先入為主,認為打樣就是好的、對的。
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一般會在印刷時先顧及產品圖片的顏色,然后是其它圖片的顏色,最后是修飾性的色條或色塊。對于供訂貨使用的印刷樣本,我們則多建議客戶在印刷品下方加上一條:“本印刷品中的顏色僅供參考,顏色以實物為準”,以免出現不必要的爭議。
由于造紙工藝的問題,不同造紙廠家生產的同一種紙張的亮度、薄厚、質感都會有所差別。
另外,同一廠家生產的同一克重的紙張,由于出廠時間不同,在生產工藝上可能會略有變化,加上可以接受的誤差等原因,其亮度、薄厚、質感也是不同的。事實上,在印刷廠購進的每批紙張的標簽中,造紙廠都事先作出了此類聲明,要求不能與以前的紙張混用,以免在用戶比較時發生偏差。對于印刷廠來說,則應在每次印刷前,向客戶提供將要使用的印刷產品紙樣,由客戶確認后投入印刷,以免出現此類爭議。
印刷機械的誤差體現在兩點。一點是套印精度問題,另一點是墨色問題。我們知道,彩色印刷實際上是四色套印,即紅、黃、藍、黑四色疊加在一起,而套印的內容反映在膠片上,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網點,通俗地講,就是一個個小圓點。
根據我國的印刷機械行業標準,印刷機的套準精度、也就是網點的疊加精度要求為0.033mm,實際機械精度一般要高于此標準,多為0.01mm,當然也有的印刷機械為0.1mm(多為單色機)。但即便如此,如果使用40倍放大鏡觀察印刷成品,仍可以看出其網點的疊加出現偏離。
因此,在印刷成品交接過程中,我們只能達到用肉眼觀察沒有問題的地步,除非印刷成品是千年稀世之珍品,否則印刷廠是不可能接受客戶拿放大鏡挑毛病的作法的。
在印刷完成之后,進入的下一個重要環節是使用裁紙刀裁切印刷成品。在裁切成品時,由于裁刀本身的誤差問題,裁切成品后的誤差也是客觀存在的。
確切地講,心理預期誤差并不應該歸在我們所討論的印刷誤差范疇之內。之所以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在與客戶交往過程中,這個問題是我們經常遇到、很難解決、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對于長期接觸印刷品的客戶來說,經過長期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對于哪些誤差是可以接受的、哪些錯誤是不能接受的,都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洞察力,與印刷廠溝通起來比較容易。
而有一部分客戶在制作印刷品時,可能會懷著非常高的心理預期,希望把印刷品做得美侖美奐。對這部分客戶,印刷廠則要擔當起教育和培訓市場的任務,與客戶多進行溝通。畢竟,印刷品就是印刷品,不是藝術品。溝通不善對于雙方都是一個不愉快的記憶。
您看此文用了分秒,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喲~
關注樂享印刷公眾號,在線印刷自助報價!